张玉卓两会答记者问讲实话、干货多、有力度
在3月5日“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仼张玉卓就中央企业发展等问题答记者问。他谈到,中央企业要在“高”“质”“量”上下力气。对于中央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他谈到,要在“源”“升”“态”上下功夫。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评价张玉卓两会答记者问“讲实话、干货多、有力度”,并进行了深度解读。现予以转发,供大家学习。
张玉卓讲实话、干货多、有力度的新闻发言——评说张玉卓在部长通道上的答读者问
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是部长通道答读者问。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答记者问,讲了两个问题《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高水平的协同、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发力“源”“升”“态”布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容讲到要害处,讲的全是干货,没有面面俱到,没有拖泥带水,逻辑性强,很有力度,很有说服力,特别是开明坦诚的态度,使人很有好感。今年两会不再由总理答记者问了,不由得有少一个项目的感觉。看到部长通道会上的发言,心理上有种平衡。毫无疑问,部长在通道上的讲话是今年两会的亮点,3月5日中午《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也讲得很好,这些有替代总理答记者问满足社会需要之效。第一好,是“亲”。现场气氛好,亲切、自然、坦诚,为会议增加亲和力。这次两会要组织多场新闻发布会。后面的不知怎么样,但是今天的部长通道新闻发布会确实是一个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新闻发布会。今天部长通道前面几位部长都讲得很好,觉得部长比新闻官们都讲得好。当农业农村部部长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得亲切又随和,说话语气很肯定,却有力量,有种村支书与乡党委书记的感觉。不由得为后面的国资委主任是不是能讲好生出几分担心。张玉卓上台来,不卑不亢,沉着自然,像一个普通人上来下去,有一种亲切感,一下子拉近距离。这种方法改变了过去新闻发布会“大老爷坐堂式”死气沉沉感觉,那种会还不如把材料发给大家哩。因为这个发布会,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看,部长们甚至有种像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的那种感觉,让人感觉出一种亲切感、自然感与平等感。说这是最近几年最好的新闻发布会并不为过。当然,这是与这几年的新闻发布会比较而言。这是指气氛好,发言人的位置摆得正,效果好,没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感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党心民心交融,政声民意共鸣。这个部长通道新闻发布会也是党心民心交融,政声民意共鸣,自然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有机补充。从做法上、内容上都是如此。第二好,是强。发言思路清晰简洁,上下贯通、融为一体,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总理报告讲的是总基调、大盘子、大政策,记者、企业和群众希望了解的是具体愿望和诉求,这些都需要细化实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内容。张玉卓讲的两个问题,从大处把握好蕴含其中的高质量发展这个大逻辑和国有企业功能、作用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具体来说,张玉卓主任讲的,回答了记者两个问题,他用了两个对子来回答。发展问题,用“质、数、量”三个字回答,前几年国资委新闻发布会亮出这个套路,我曾经写文章评论过。回答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时,用“源”“升”“态”三个字回答。两个问题逻辑性都很强,可以说是最强的逻辑。张玉卓的讲话,抓住要领,抓住要害,简明扼要,说得清,讲得透。在尽可能精简文字的同时,每句话反复推敲过的,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和含义。回答新质生产力问题,非常容易形成一个套话,大家都重复领导的话。但张玉卓没有这么做,他讲的三个层次,“源”“升”“态”,是把新质生产力三层意思讲进去了。新质生产力讲来讲去,很多文人都写文章,并没有抓住要害,容易讲散,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科技引领、资源配置和转型升级三件事。科技是引领,很多人光讲科技不讲资源配置了,实际上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能力。科技是一个“源”,张玉卓用“源”就抓得特别好,大多数人的眼光都盯着“源”,而张玉卓他重点讲了他的“升级”与“生态”,实际上是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是有内在逻辑的三个方面。第三好,是“实”。全部是干货,用事实数字说明道理。实事求是、务实平实,言之有物,有很强的可信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文体规范,也平实朴素,而部长的话也是这种风格。一般的新闻发布会容易穿鞋戴帽,皮太厚,包子咬了好几口,还吃不到馅子。例如,讲到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全国的研发投入去年是3.3万亿,其中中央企业的投入是10660亿,接近全国的1/3,国资央企的研发投入强度,如果以增加值来计的话,是10.2%,全国是2.64%。数字一对比,感觉马上就出来了。觉得这种口语化、对话交流的方式比死气沉沉的方式要好,觉得有了观点,再加上数字与事实就行了。第四个好,是“硬”。直面现实,敢于讲不好的,显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很强的冲击力。新质生产力问题,最重要的是投资问题,是眼光问题,这是难点。张玉卓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举例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他们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因为一开始投入会比较大,如果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去全速推进,出政策就是要破除这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未来的发展。这点,我们一直是存在疑惑的。再比如,像人工智能,有数据共享与数据基础设施共享的问题,有你也建、我也建,建了很多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的问题,现在就是要把这些协同起来,以高水平的协同来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是事实,是承认了存在的问题。还比如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讲核心竞争力。淡化了对规模的考核,有些企业过去追求500强排名,但500强实际上是指销售收入“500大”,我们现在要朝着做强做优的方向来努力。这与总理报告中讲“做强做优”,没有讲“做大”,呼应起来了。过去的印象中,新闻是不敢承认这些问题的。谁说一点点不好,就有人不高兴,甚至要追查。而张玉卓公开坦陈这些国企问题,是有勇气的,也是碰硬的,也是解决问题的,讲了面对难点怎么做的,有开明坦诚、对社会舆论尊重的感觉。形象亲、逻辑强、办事实,作风硬,一次新闻发布会,能一下子给人这么好的印象,似乎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当然使人觉出两会的好会风。部长通道为全国两会营造出畅所欲言的开放氛围,彰显新闻发布活动的创新进步,也展现了部长们的风采。《政府工作报告》现在1.69万字。计划报告有5.89万字,预算报告1.95万字。从篇幅上就可以看到,三个报告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家在看《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结合看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同时看会议上的新闻发布会部长们的发言,这样就会对政府总体工作把握和理解,就更具体更深入了。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受邀接受采访。
01
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高水平的协同、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日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请问今年国资委将如何指导中央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谢谢。
张玉卓: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媒体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国企的关心支持。今天上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听了以后觉得这个报告是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其中,对国资国企方面安排部署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主业,国有企业增加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还包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所有这些最核心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想用三个字来讲中央企业今年准备怎么推进高质量发展,那就是“高”,就是高水平的协同;“质”,就是质的有效提升;“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长。我主要从这三个字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先讲“量”。这方面,中央企业去年成绩是不错的,实现了销售收入40万亿,增加值10万亿,利润2.6万亿,都实现了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投资方面,我们充分发挥投资的调节作用,去年中央企业总投资6.2万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0%。这里面投资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去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全国是3%,我们以比全国高出大约8个百分点的投资增速,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初步统计,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0万亿。今年头两个月,形势持续向好,一些重点行业表现好,比如中央企业的社会售电量增长13%,汽车销售量增长15%,水运集装箱的量增长17%,特别是航空、物流运输同比增长了59%。这说明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在巩固,对做好今年国资国企的工作,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我再从“质”上讲。我们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一方面,要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是提高各方面的效率,提高资本效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科技产出的效率。我们的导向是,企业一定要建立追求价值、创造价值的理念。我们淡化了对规模的考核,比如说,有些企业过去追求500强排名,但500强实际上是指销售收入“500大”,我们现在要朝着做强做优的方向来努力。另一方面要增强核心功能。中央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必须在承担国家责任,为老百姓做事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中央明确“三个集中”,就是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我们的目标是,使得中央企业与“三个集中”相对应的资产,能够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功能。
第三个是“高”。主要是讲协同,高水平的协同。中央企业去年采购量13万亿,通过采购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200万户。近期,我们启动了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计划,发布了1000多项清单,和5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关系,今年将作为一个常态化工作,经常公布一些产业链共融名单,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一些好的政策。从国资监管来讲,主要是要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新能源汽车,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我们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因为我们注意到,汽车行业全世界都是这样子,燃油车在还很有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一开始投入会比较大,如果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去全速推进,我们出政策就是要破除这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未来的发展。再比如,像人工智能,有数据的共享问题,有数据基础设施共享的问题,有你也建、我也建,建了很多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的问题,现在就是要把这些协同起来,以高水平的协同来推动高质量发展。谢谢。
发力“源”“升”“态”布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请问国资委对推动央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考虑?谢谢。张玉卓:谢谢。刚才在听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认真读了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段,讲了三个层次,第一个讲产业链,第二个讲了产业的提升,特别是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个讲了数字创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新质生产力,讲了这三段。新质生产力这个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成果,我们也在学习领会和实践过程当中。我理解,主要还是要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创新和质优是重中之重。我也想用三个字来讲今后中央企业怎么样发展。第一个是“源”,技术源头;第二个是“升”,产业升级;第三个是“态”,产业生态,合起来就是“源”“升”“态”。首先,技术要有来源。应该说,这些年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刚才阴部长跟大家介绍,全国的研发投入去年是3.3万亿,其中中央企业的投入是10660亿,接近全国的1/3,我们的研发投入强度,如果以增加值来计的话,是10.2%,全国是2.64%。所以说,中央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是不遗余力的,相应的,也有很多标志性成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点到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邮轮,讲到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技术,这些都出自中央企业。这些是多年布局的结果,未来一定要更加强化自主创新,加大投入。对中央企业来讲,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方面,中央企业做得是比较好的,大量的大科学工程、大的一些成果都出自于中央企业。但是在“立地”,特别是在底层技术、根技术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去年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中央企业投入了600亿,占研发投入比重接近6%,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鼓励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力度,特别是加大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对于技术源头,中央企业要坚持开放创新,不能关起门来,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央企业在国外一共有330家研发中心,同时也要和国内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头部民营企业和创新型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要通过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真正把“顶天立地”立起来,这是解决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源头问题。第二个,有了技术源头,最主要的是要推进产业升级。一方面,中央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布局是比较多的,现在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这方面有不少标志性成果,我们有100多个智能工厂,近期一些中央企业与华为合作,煤矿井下可以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井下采煤工作面上就不需要人了,可以实现本质安全。我们还启动了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的行业,很多都是传统产业,通过我们的大模型解决行业的问题、解决企业的问题、解决垂直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13%,中央企业统计下来还不错,27%左右,但还需要加大布局,去年的投资增加了32.1%,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最后就是创新生态,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中央企业要开放。要摒弃过去一些落后的理念,比如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过去有的追求规模,有的追求脱实向虚,挣快钱。现在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一定要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我们的劳动者是具有先进水平的劳动者,我们掌握的劳动资料是最先进、最好的劳动资料,包括数据在内,现在中央企业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场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现在中央企业有120万科技人才,有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家。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要鼓励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敢于走最难走的路,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敢于攻克最坚固的堡垒,以我们实实在在的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